后桥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后桥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春秋时代最大的一起诈骗案周桓王骗走郑庄公四块土地-【xinwen】

发布时间:2021-10-11 10:46:59 阅读: 来源:后桥厂家

周桓王

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紧张由来已久。

骊山之乱后,周平王东迁。在重建周政权上郑国是出过大力气的,郑武公与郑庄公先后担任周王朝的卿士,处于周王室权力最顶端。

郑庄公以周王室的“王命”为旗帜,有称霸诸侯的雄心,动辄调用周王室及其附庸国的军队。也不曾将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令周王室既愤怒又无奈。

周平王为了限制郑庄公的权力,起用西虢公,企图牵制郑庄公在王室的权力。这个决定引起了郑庄公的强烈不满,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愤怒,周平王想出了一个拙劣 的办法。即将王子姬狐送到郑国当做人质,而郑庄公则将儿子姬忽送到周王室作为人质。这种互为人质的做法在诸侯国之间是很普遍的,但是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互 换人质,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个现象表明了周王室其实已经沦落到诸侯国的地步,失去了往日号令天下的威严。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

年轻气盛的周桓王进一步削减郑庄公在周室朝廷的权力,将原本属于郑庄公的权力交给了西虢公。郑庄公暴跳如雷,以牙还牙,在周桓王即位的这一年给了天子一个下马威。即两次派遣军队进入周王室的领地,割走了成熟的稻谷。周桓王虽然气得直吹胡子,但也无可奈何。

由于郑国陷入与宋国和卫国的长期战争中,所以郑庄公心里琢磨着也不能与周王室的关系过于僵化。虽然经骊山之役后周王室成了落水狗,失去号令天下的权威。但是不管怎么说,周王还是天子,他至少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前717年,郑庄公第一次装模作样地前往朝觐周天子。

这位周桓王远不如郑庄公老成,还是小孩子脾气。他刚继位时,郑庄公就公然派军队到周王室领地内割稻谷。眼里哪有他这位周桓王呢,这口恶气他还没有咽下去。在他继位三年后,郑庄公这才第一次入首都觐见。周桓王早就对他憋了一肚子的气,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黑肩对周桓王说:“我们周王室在骊山之变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这都是晋国与郑国的功劳。应该对郑国以礼相待,这样以后其他诸侯国才会来朝见。现在您这样的态度,我看郑国以后不会再来了。”

但是周桓王显然不明白王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他对周公黑肩的劝告根本不当一回事,总是找机会与郑庄公作对。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这位周天子做了一件十分不光彩,也很失体统的事情。

周桓王向郑庄公提出来希望与郑国互换土地,即周王室得到郑国的四块土地,郑国得到十二块比较小的土地。郑庄公听完后觉得这笔买卖并不吃亏,便答应下来。

这本来应该是一笔公平的买卖,不想周桓王以天下共主之尊的身份,竟然对郑国实施诈骗。交换给郑国的十二块土地竟然没有一块是周王室的土地,这十二块土地原属于周武王时代的司寇苏忿生家族。

周王室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苏氏封地与郑国交换,这件事可列为春秋时代最大的一起诈骗案,主角居然是堂堂的周桓王。这个诈骗性交易的结果是周王室得到了郑国的土地,但郑国却两手空空,精明的郑庄公这回可算栽了个大跟头。

周恒王一贯意气用事,这种做法实在是太低劣,太耍小聪明。要知道周王室之所以还有一些特殊的权力,有郑国撑腰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却贪图小利,得罪了郑庄公,从而为周的关系持续恶化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707年,自视甚高的周桓王终于罢免了郑庄公卿士之职。郑国也不再去朝觐周恒王,郑与周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周桓王不仅是个为蝇头小利沾沾自喜的人,并且自不量力,竟然异想天开,试图武力颠覆郑庄公。只是自骊山之变后,周王室的军队仅能自保,哪有四处征伐的实 力呢?周桓王鼓动郑之夙敌卫、蔡和陈诸国,共同组成讨逆军出征郑国。周桓王把此役视为复兴周王室光荣的关键一战,只是他统领的这些诸侯军无一不是郑庄公的 手下败将,他能有多少胜算呢?

郑庄公哂然一笑,他亲率强兵猛将屯兵葛,严阵以待。

这是王室与诸侯的大对决,倘若王室取胜,或许将得以重振旗鼓,号令天下。但如果败了呢?那恐怕为诸侯所耻笑,永无之日了。

周桓王的军队貌似强大,分三大方阵。中间方阵是周王室的中央军,由周桓王直接指挥;右翼是虢公林父所统率的蔡国与卫国的联军;左翼是周公黑肩率领的陈国军队。一时间尘土嚣扬,车辚辚马萧萧,煞是雄壮,大有一战而荡平郑国的气势。

多国部队的布阵特点是周王室中央实力比较强,而两翼的卫、陈和蔡的军队实力比较弱。并且这三个国家多次与郑国交锋,屡屡败北,对郑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针对这种布阵,郑国公子姬突建议将郑军的主力布置在左右两翼,集中力量击破敌阵中卫、蔡和陈的左右翼部队。虽然敌中央方阵实力较强,但一旦其两翼被击破,不仅无法得到两翼部队的保护,反而要分兵援助两翼。这样一来,势必会破坏其战斗阵形,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中。

郑庄公采纳了姬突的建议,将主力置于左右两个方阵。在此役中也体现出郑国在军事上的革新,在布阵上有新的创新,称之为“鱼丽阵”。这个阵法其实就是战车 部队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作战,具体的安排是战车在前,战车之后是步兵,步兵的位置是填充战车与战车之间的空隙。也有另一种说法是郑国的方阵以二十五辆战车为 一排,在战车与战车之间有五名步兵。这种队阵的特点是步兵和战车之间可以互相支援,战车可以凭借其防御力和居高临下的优势支援两边的步兵队伍。而步兵在战 车旁可以防止战车被敌军分割包围,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

郑庄公一直致力于军事上的革新,其战术思想是居于领先水平的,这也是郑国能称霸一时的原因。

郑军击鼓而进,率先发起攻击。公子姬忽率右翼兵团出击,直扑陈国的部队;祭仲率左翼兵团进攻卫国与蔡国的部队;然后中央兵团缓缓压上。

情况如原先的预料一样,多国联军右翼的蔡卫联军和左翼的陈军根本抵挡不住郑国主力的猛攻,很快阵脚大乱。一看情形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争先逃窜,也顾不上位于中央方阵的周恒王了。

周桓王这位三军总司令一下子丢了两个军,只剩下孤零零的中央军。

郑国三军部队一拥而上,围攻周的中央军,周军大败。郑国将领祝聃远远看到周桓王调转车头,准备鼠窜。马上搭箭上弓,瞄准周王“嗖”地就是一箭,这一箭射 在周桓王的肩膀上。周桓王虽然是个窝囊货,但表现还甚为从容,不失一个王者尊严。居然还忍住伤痛,镇定地指挥大军撤退。

祝聃要追击周的军队,郑庄公摇摇头说:“君子不能够逼人太甚,何况是侵凌周天子呢?我们只求自卫反击,能保住国家社稷,这也知足了。”当天晚上,郑庄公派人前往周军的驻地,探望并慰问周桓王。

这次大战中,郑庄公表现得有理有节。有理,郑国属自卫还击;有节,只击溃来犯的联军,并不实施歼灭战,战争的善后工作做得很好。反观周桓王,既师出无 由,又不自量力。还中了祝聃一箭,可以说名誉扫地。周桓王的本意是想凭此一战,来重树周王天下共主的形象,重新握有征伐诸侯的实力。可惜事与愿违,其国际 形象一落千丈。正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徒增笑耳。

葛之战是春秋时代一场重要的战争,郑国的胜利象征一个诸侯争霸时代的来临。周王独尊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周王室已经从政治中心走向边缘化,虽然在此之后还不断有诸侯雄主提出“尊王”的口号,但那不过是玩弄政治的把戏,周王室的地位实质已经等同于诸侯国了。

在古老中国的土地上,旧的政治秩序已经被打破,一种新的政治秩序初露端倪。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一去不返,从诸侯中产生的霸主将取代周王,在之后数百年里上演了一出出连横合纵的好戏。

郑庄公是春秋霸业的先驱,在赢得中原大战与葛之战的胜利后郑国的国力如日中天。

找工作

找工作

招聘网